close



老實說,一個身兼數職的職業婦女,回家要陪心愛的寶貝又得趕答應人家的稿子,如果有個主題讓她願意花力氣與時間寫出來,相信我,她一定是掙扎許久卻無法拒絕腦海中衝撞的文字。即使明白寫了完全沒有經濟效益,甚至不會有太多讀者共鳴,套用我美艷少婦格友下流美的名言:「自己寫得爽最重要」。

Gil是好萊塢炙手可得的編劇,即將與出身富裕的未婚妻結婚。結婚之前,Gil與未婚妻跟著她的父母出差。丈人到巴黎談生意,丈母娘和未婚妻到處血拼,鑽石戒指、古董家具,他們還遇見了未婚妻大學時代的朋友,一群有錢的知識份子享受巴黎美景、品酒和逛博物館。所有人當中,Gil總覺格格不入,他喜歡舊事物、熱愛在雨中散步,然而他的興趣被視為無稽,發表甚麼都無足輕重。他憂慮未來,因為即使編劇工作令他日進斗金,Gil此生最大的夢想是寫一本小說,甚至,是搬到巴黎來專心寫作。

未婚妻當然不贊成,她希望結婚之後住在馬里布,要求Gil做他擅長的,不要癡心妄想那些不可能的事。多次興趣不合、意見分歧的結果,讓Gil獨自一人在巴黎街頭散步。他迷路了,用英文問路,巴黎人當然連聽都不願意聽就直接說「聽不懂,晚安」。

他累得坐在路旁的階梯上,聽著遠處傳來的鐘聲連敲十二下。午夜的巴黎街頭空空蕩蕩,該怎麼走回旅館呢?此時,一輛復古Peugeot緩緩開來,在他面前停下來。

我一直深信Woody Allen寫Midnight in Paris的過程必定很享受,因為劇中男主角所經歷的,是所有文藝青年的美夢成真。我光看到那輛Peugeot裡頭坐的人就開始笑個不停,之後Gil到了私人宴會,那位彈琴又唱歌的帥哥讓我想尖叫。他在酒館裡認識的朋友、招待他還願意讀他文稿的女主人,還有那些改變藝術史與電影工業的畫家、導演、作家.....我哈哈大笑,左顧右盼,好希望身邊可以有同好一起討論,這個跳舞的非裔女人其實是當代有名的歌手;動不動要找人幹架的粗漢,是個內心非常纖細的作家;看起來像生意人的紳士居然是前衛攝影主義的先鋒;一直不斷談論犀牛的畫家開創了超現實主義;還有,那個其貌不揚的男子是導演,我在大學時看他拍的電影差點被嚇死..…

我甚至邊看邊想,如果將來這樣的劇本被東方改編,我希望主角可以問問白居易,楊貴妃真的那麼美嗎?六宮粉黛無顏色耶!並且與蘇東坡把酒言歡,跟他說到後來阿姆斯壯上月球。還要囑咐李後主不要這麼傷春悲秋,好好治國才是。

好友告訴我Woody Allen出新片的時候,我覺得有趣,卻抱持觀望態度。身為他的忠實觀眾,雖然不是影評,還是可以發現他起初的諷刺越來越少,如同Sex and the City演到後來也走向溫馨路線。這不是一種缺點,人都會改變,何況是作品?而少了嘲弄與批判的Woddy Allen也能夠令人驚艷啊!就像Mighty Aphrodite中那位你無法討厭的應召女Mira Sorvino、Everybody Says I Love You裡人見人愛的Julia Roberts。

但是這幾年,除了Match Point令我完全懾服,Vicky Christina Barcelona的Penelope Cruz與Javier Bardem在螢幕上的化學效應,Woody Allen的作品不夠酸又不夠甜,甚至由他領銜主演的劇本也一樣無趣,我看了就忘記,回想起來又失望。直到這齣在今年坎城影展首映的Midnight in Paris,那位碎碎念、平庸卻不庸俗,焦慮卻不陰鬱的老先生,終於回來了。

回來了,是因為Owen Wilson,但當初令我沒興趣的原因也是他。這位和成龍廝混的西部牛仔,怎麼可能演活Woody Allen片中的精隨?事實證明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Owen Wilson完全融入角色,不知道是否與他自身經歷憂鬱症和自殺之後的心境轉變有關?他的表演真是沒話說,生命的高低起伏果真為人帶來豐富的層次,當然,前提是我們得要從那些低潮中站起來 (錫安媽媽又開始勵志起來...)。

由於Owen Wilson說話的音調原本就比較高,當他開始滔滔不絕的碎念,焦慮和趣味互織,我驚喜的發現他就是Web 2.0的Woody Allen!而且比Woody Allen帥又年輕,頭髮還多了一點。

這部片中出現的所有文學與藝術的菁英,我就不再繼續爆雷。卡司都是一時之選,英法美加的演員萃集,媒體爭相報導的法國總統夫人就不用說了,連出場總共不到十分鐘的偵探,也是法國知名的脫口秀主持人。因為他們演活了這些角色,性格分明,所以觀眾即使不熟悉文學與藝術史,也能夠因為看懂了他們在劇中的身分,曉得本尊的個性和言論。

除了與我心儀已久的大師們相遇,在片中,我看見Woody Allen對生活的態度與人性的描寫。男主角最喜愛1920年代,對他來說,這段一次大戰後與二次大戰前的和平歲月,是文學與藝術爭鳴、集一切美好事物與創作顛峰的黃金期 (天啊!我差點在戲院站起來大叫「我也是」!我非常喜歡1920年代,學生時期還收集當代的畫冊、熟讀那些藝術家與作家的生平)。但他在1920年代遇到的女主角Adriana 可不這麼想,她認為真正美好的年代是19世紀初的Belle Epoque,那是一次大戰前期,當時工業與科學大大躍進,人類開啟另一個輝煌的文明。

就這樣,每個人都認為之前的年代較為燦爛,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生錯時代,甚至連1920年的Adriana真的回到Belle Epoque了,那時的藝術大師居然說14到17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才是人類歷史中最值得推崇的一段,Belle Epoque算甚麼?

男主角突然醒過來。原來,沒有人滿意自己的生活,連他以為最應該滿足的人也是一樣,市井小民似的抱怨著,口中都是對過去的留戀與現實的不滿。他毅然決然,回到2011年,解決早該處理掉的,誠實的面對自己。即使這樣的冒險行為令人不諒解,還得脫離自己習慣的安逸環境,但他知道,那才是最最真實的生活。

是啊,這就是生活,是握在手中的每一天。不是明天會更好的將來、也不是追憶似水年華的過往,就是不完美的現在。我喜歡Midnight in Paris,不僅是因為它讓曾經是偽文藝少女的我、走了一趟夢幻年代;不僅是因為Woody Allen有如巴黎的戀人,每個取景、連一個巷道轉角在鏡頭內都令人如癡如醉;不僅是這些。它超越了電影,成為我心裡的一個意念,帶我欣賞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如同一首腦海裡不斷迴響的曲子、一幅畫的顏色與光澤、一個書中的句子,當它進入你,翻轉你的觀感,成為你的一部份,就再也沒有人事物能夠把它奪去。這就是藝術的價值。




p.s. 看完片子馬上打電話給我滔滔不絕跟我講述它有多好我會多喜歡的同好,也寫了一篇優美的影評。Thank you dear Lioness,you are right, I truly enjoy it。



圖片來自Wikipedi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錫安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