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她一直叫媽媽。

窄窄的健保房排著三張床。淡橘色的拉簾隔開三個病人,三種病情,三段不一樣的人生,卻隔不開聲音。

我沒有仔細看過她,只在護士把簾子拉開時驚鴻一瞥。一看就知道是個養不大的孩子,或者說即使養大了,卻還是長不大?

我聽到隔壁床的嘆息,我明白那種不能抗議的無奈,女孩不是故意,但我們卻得承受睡不著的痛苦。每天凌晨三點,她就起來叫媽媽。像是叫好玩的,像是她的呼吸,像是魚兒冒泡,像是關不掉的收音機,每隔三秒、五秒,我算過最長十五秒,她就會說:「媽媽。」

趁她離開做檢查的空檔,我問護士她都是這樣嗎?錫安因她沒辦法好好睡,能不能換病房?H1N1加上腸病毒,病床都滿了。她的狀況沒人控制得了,錫安媽媽請妳多忍耐吧!

十八歲,還包著尿布。我聽見她的媽媽輕輕抱怨,女兒恢復得好慢啊!醫師回答,這樣的孩子原本抵抗力就比正常人差。生病初期又不會表達自己的不舒服,等到家人由肉眼可以觀察出異樣,病情多半較為嚴重,療程因此耗時。

我突然領會,資本主義原來存在於各種範圍,包括病痛。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有病的人就更容易生病,不正常的身體機制使惡疾愈加肆虐。我曾被提醒,何必把小孩當溫室花朵養?沒養過這種小孩的父母絕對不曉得,病痛如何能夠像一頭獸,平常潛伏在體內,長期用藥壓制著。然而牠一旦被挑起,即使只是小感冒,被喚醒的獸如導火線般舉一反三,一病疊一病,完全無法收拾。

病房很安靜,只有點滴器偶爾發出嗶嗶,當然還有那同樣節奏、粗嘎嗓音的「媽媽」。錫安睡不沈,扭來扭去,我輕輕拍著他的背,哄他睡覺。女孩喚媽媽,她的媽媽每十次才回一聲。有時候問「怎麼了」,有時候說「媽媽就在這裡啦」,女兒一本初衷,「媽媽」是她不變的發表。我推算,如果女孩每十秒說一次,一個小時六次,扣掉睡覺時間八小時,一年要叫三萬五千多次的「媽媽」。不知道她幾歲學會說話?如果是從五歲開始,那麼十八歲的她已經喚了將近五十萬次的「媽媽」。這麼說來,女孩這輩子喊媽媽到千萬遍都不稀奇啊!我有點感慨卻也羨慕地想,她的媽媽真有福氣。

「這種小孩,還是不會說話比較好喔!」安的婆來醫院看孫子,也領教到女孩叫媽媽的執著。

我瞪大眼睛,不可思議地看著她:「媽,妳怎麼可以這麼說?」我繼續:「如果有天錫安會講話,會叫我媽媽,即使像她這樣,我還是會很開心很開心啊!」

「喔!可是她一直吵到別人,她媽媽看起來也很不好意思。」女孩剛被推出去做檢查。坐在輪椅上,她或許不知道即將扎針或抽血,卻意識到大事不妙,嘶吼抗議。當然,她使用的唯一辭彙又是「媽媽」。經過時,女孩的媽媽給了我們一個抱歉的微笑。

「那如果錫安有天會喊妳『阿嬤』,可是像女孩這樣叫不停,人家用很臭的臉看你們,妳要怎麼辦?」我出了個難題,安的婆超級苦惱:「哎呦!妳不要說我阿孫以後會跟她一樣咧!」

「我知道妳會怎麼說。」我胸有成竹,安的婆很好奇:「我會怎麼說?」

「妳會說:『襪阿孫叫我阿嬤,就感心ㄟ!你壓是聽沒送(爽),就去弄壁啦!』」

媽媽一直笑,說她怎麼有可能叫人家去撞牆?這才不是她的風格!我也笑不停,笑到眼淚都飆出來。我們兩個不敢哈哈,壓著聲音憋住笑,錫安才剛睡著呢!趕快睡趕快睡,叫媽媽千遍也不厭倦的姊姊,等一下就要回來了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錫安媽媽 的頭像
    錫安媽媽

    錫安與我 / Zion and Me

    錫安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